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塑料制品以其轻便、耐用的特性,早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这看似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微塑料。它们无处不在,从日常饮用的瓶装水到街头巷尾的一次性餐具,微塑料正以惊人的速度侵入我们的生活,并对我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化学家Christopher Zangmeister团队开展了一项新研究,探究微塑料的来源及释放情况。研究团队选取了食品级尼龙袋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成分的产品作为样本,这两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如烘焙衬垫和一次性外带咖啡杯的内衬塑料薄膜。
实验结果为,将一杯100℃的水放入普通的外带咖啡杯中,静置20分钟后,每升水中能检测到万亿个塑料纳米颗粒。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享用一杯500ml的热咖啡或热奶茶时,消费者可能会摄入高达5千亿个塑料纳米颗粒。
现有研究表明: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被认为能够穿越生物膜,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科学日报》记者总结了连锁餐饮店使用的打包盒材质,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塑料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多种类型。
此外, 英国伯明翰大学 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一篇综述论文,指出随着全球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污染的增加,人们的身体吸收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水平也在一直上升,可能会加剧炎症并影响远端器官,从而增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CD)的风险。
研究团队强调,了解与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暴露相关的总体健康风险至关重要,需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污染问题。
此外, Chemospher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微塑料在癌细胞迁移和分布中作用的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不一样的尺寸的聚苯乙烯微塑料(PS-MNPs)与人类结肠癌细胞线的相互作用,着重关注微塑料的吸收、分布以及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研究发现,小尺寸的微塑料(0.25 μm)更容易被细胞吸收,并且在短期和中期累积研究中显示出较高的累积率。此外,微塑料处理后,特别是0.25 μm的微塑料,明显地增加了细胞迁移速度,这可能促进癌细胞的转移。实验还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研究了微塑料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分布,发现微塑料主要在细胞的核周区域累积。
研究通过实时成像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中,微塑料可以从母细胞转移到子细胞,表明微塑料在细胞内部可持续存在并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传递。这一研究揭示了微塑料特别是小尺寸微塑料在结肠癌细胞中的高吸收率和迁移推动作用,强调了环境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潜在风险的重要性。
随着我们对微塑料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微塑料污染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们不仅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更通过食物链和空气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责任,从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确保未来的生活更加健康、绿色和可持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地球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没有经过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全红婵已回湛江市老家过年,无人机反制设备上线蛇年除夕春节拜年,送您20句朋友圈祝福语,高级暖心不俗套
豪车“一跌到底”,从32.98万跌至14.68万,配2.0T+8AT却卖不动
苹果重夺“全球股王”:iOS 18.3默认开启AI DeepSeek送上助攻
AMD RDNA 4架构首先关注台式机图形卡 未来可能推出移动芯片和APU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